专家观点 | 杜宁:高质量发展绿色金融

杜宁  中关村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联盟副理事长、睿格钛氪(北京)技术有限公司CEO

以下为嘉宾发言的全部内容: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今天采用线上线下同步会议这样一个低碳的方式与大家交流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并不是一个新名词,早在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就联合发布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旨在加强环保部门与金融机构联动合作,运用信贷手段,推进节能减排。这可以说是绿色金融的早期政策了。近两年,在30·60双碳目标提出后, “绿色金融”变得更加炙手可热。双碳目标的提出对于绿色金融最大的影响是绿色发展由一个文科命题,变成了一个要有量化结果的理科命题。就在三年之后的202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20年下降1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要达到20%左右;森林覆盖率要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要达到180亿立方米。这些数字目标是明确的、客观的、迫切的,是可考核、可审计的,各行各业都需要按此目标进行规划设计、分阶段实施,同时也需要不断检视施行效果,来判断是否能够如期完成数量要求。在这个大前提之下,金融机构能否提供适应时代发展的绿色金融服务,不仅是各行业能否顺利完成双碳目标的关键资金保障,更是金融行业自身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那么,金融“血液”如何有效支持绿色发展呢?我们先从“碳”的角度,看几个案例:
 
首先,我们从碳排放开始。一家电力企业的主要碳排放来自它的线损率。我们可以看到,经过卓绝的努力,我国电力企业线损率逐年递减,已由2015年的5.55%降至2020年的4.69%。如果只从碳排放数量的角度,那么金融机构给电力企业贷款时就很容易做出决定了,3.5%线损率的是好企业,就要多贷一些,多优惠一些,10%线损率的企业则不考虑向其贷款。但其实只凭线损率计算出来的碳排放远远不够支撑银行放贷的判断。今年2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从整体战略的角度对电力企业提出了系列要求,如:整体优化输电网络和电力系统运行,提升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输送和消纳能力;对现有电力系统进行绿色低碳发展适应性评估,在电网架构、电源结构、源网荷储协调、数字化智能化运行控制等方面提升技术和优化系统;推动电力需求响应市场化建设,推动将需求侧可调节资源纳入电力电量平衡,发挥需求侧资源削峰填谷、促进电力供需平衡和适应新能源电力运行的作用等等。线损率只是在旧有范式里的线性提升,而新发展范式则是供给侧改革、供需平衡治理以及数字与技术提升等进行了体系化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绿色金融关注的不再是点和线,而是面和体。
 
再看看当前特别火爆的光伏发电。2019年底,中国光伏高效组件平均售价低于2元/W,系统造价低于4元/W,大部分光伏竞价项目实际上网电价水平在0.3281-0.4549元/kWh的区间。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拐点的到来。因为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测算,2020年,燃煤发电的每度电成本在0.32元到0.76元之间。所以,目前,光伏已经成为绿色能源供给的最主要方向。但是,我们回望一下光伏发电不平凡的成长之路,在2008年中国光伏组件价格为25元/W,系统造价为50元/W,光伏平均每度电成本为4元/kWh。所以,从早期来看,光伏发电不经济,而且由于其生命周期也短,甚至最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在其生命周期内发电的碳减排量比制造其元器件时的碳排放还要少,所以当时也并不环保。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发是,绿色金融关注的不仅是当下,更应该关注发展的趋势。
 
再看一件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铅是20世纪应用最广泛的电子工业的电焊的焊料,但是其本身高污染,报废之后对水、土壤等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同时,也对人的神经系统有很强的毒害作用。我国、日本、欧美在21世纪之初就开始摒弃了铅作为焊料。日本开始是用锑合金来替代铅,但是后来发现锑在地壳中的天然含量很少,且污染程度不亚于铅,所以,其走了一段弯路之后,也像其他国家一样改为了使用锡合金来替代铅。在这个案例中,警示我们金融对绿色发展的支撑也要充分考虑转型失败的风险。
 
让我们回到金融视角。支撑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与碳汇技术发展的金融是狭义的绿色金融,这部分信贷占商业银行目前贷款总额的比值并不高,而商业银行目前贷款额度大的行业有一些恰恰是高排行业。所以现实的问题是商业银行要继续贷款给火力发电厂吗?如果不继续贷,之前的贷款是不是都迟早会变成坏账?如果继续贷,是否就达不到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要求?所以,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是《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如何做的完整、准确、全面?新的发展理念下,给金融机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以及挑战。
 
有位金融行业的朋友戏称,“金不异绿,绿不异金,金即是绿,绿即是金“,为落实高质量发展理念,金融行业给企业放贷款发债券,既要熟悉宏观政策,又要深谙行业发展规律;既要熟悉现在,又要推测未来;既要看财务报表,更要深入了解业务。金融与实体经济在新发展理念下,愈发融为一体。
 
如何有效应对呢?央行在未来三年的金融科技规划里面提了一个非常有前瞻性的名词:数字绿色金融。这为金融机构落实结果导向的新发展理念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我们对此进行了拆解,认为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做好高质量发展绿色金融工作。
 
首先是要实现政策数字化。我们看到,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各个部委也分别就管辖范围内联合其他部委提出了体系化要求。在量化结果的前提下,各类政策也应该实现数字化。政策的数字化应该是既提出结果考核指标,又提出过程约束指标;既体现激励措施,又体现惩戒措施;既提出宏观目标,又提出分解措施,还能够有纠偏机制。政策的数字化应该与业务的数字化融为一体,达到知行合一。
 
其次,要实现标准的自动转译。我们知道,当前计算碳排放的国家标准有24项,而计算CCER的标准有200多项,并且标准的数量随着现实的发展在不断增加和修订的过程之中,实现标准的数字化,要求我们能都及时对标准的增补和修订进行系统层面的更新。标准就是计算规则,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标准进行自动转译,可以大大节省系统建设成本并且提升系统持续服务的效率。
 
第三,商业银行目前的业务系统中,考虑了成本、收益、用户黏性、风控与合规等,但并没有考虑“碳”这个因子。未来,商业银行的系统中,无论是存、贷、借,还是获客和风控,无论是反洗钱,还是反漂绿,都会从名词术语、数据元、报文等层面引入“碳”这一因子,从而实现商业银行业务系统的碳升级。以银行卡系统为例,我们可以预期未来不论是POS终端,还是POSP,无论是收单端、还是转接端、还是发卡端,都将会引入和预留关于碳账户的相关数据元和报文接口,从而为建设统一标准的个人碳账户奠定基础。
 
第四,碳相关的大数据系统也亟待建立。用其他数据来计算碳数据,可以使得碳排放、碳减排、碳汇等相关数据的准确性更高,更能够对企业的碳行为进行精准画像,更能够较为准确的判断企业发展中“双碳”相关风险。比如,关于绿色建筑的光伏发电的减碳量,可以将电网中的数据、光伏板控制软件中的数据,以及气象部门光照市场的数据进行交互验证,这样核验出来的数据就更能作为碳交易或者是绿色金融信贷的客观依据。
 
第五,绿色发展压力测试会是一个验证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整体策略的非常好的数字化手段,根据气象数据,供需数据以及市场发展中的各类指标,调整响应的参数,检测商业银行在现有的体系下的绿色金融策略是否合理,预演商业银行在现有体系下是否能够有效应对突发的一些变化。比如,未来元宇宙时代算力会增长千倍,商业银行是否做好了相应的绿色金融准备,这个在测试中会有相应的体现。
 
所以,我们认为绿色金融对于金融机构,不再是区别与传统业务的一种新的业务类型,也不再是为传统业务的一种锦上添“绿”,而仿佛健康对于人一样,是未来发展中考虑的基础要素。所以,希望更多的商业银行能够更早的认识、熟悉绿色金融对未来发展的意义,希望更多的商业银行能够早日为绿色金融构建好绿色数字底座。
 
我就报告到这里,谢谢大家!
首页    网金院新闻    专家观点 | 杜宁:高质量发展绿色金融
3月23日-24日,“2022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第九届中关村金融科技论坛年会”成功举办。中关村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联盟副理事长、睿格钛氪(北京)技术有限公司CEO杜宁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高质量发展绿色金融》的主题演讲。他指出金融有效支持绿色发展,既为各行业顺利完成双碳目标提供资金保障,更是金融行业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金融对各行业的支持不能只关注行业“双碳”现状,更应关注它在双碳经济中的发展趋势,同时金融对绿色发展支撑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企业“双碳”转型失败的风险。现在我们所讲的绿色金融是一个基于数字底座、面向量化结果的绿色金融,所以我们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做好高质量发展数字绿色金融的工作:首先,要实现政策的数字化;其次,要实现标准的自动转译;第三,要在商业银行业务系统中引入碳因子;第四,碳相关的大数据系统亟待建立;第五,要建立和完善绿色发展压力测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