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发布 |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1-2022)》
✦
报告发布
✦
摘要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1-2022)》(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国银行业协会自2016年起第六次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报告》由中国银行业协会贸易金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银行牵头,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汇丰银行(中国)等11家常委会成员单位共同参与撰写。
《报告》共分六章,第一章总结概述了2021-2022年上半年的跨境人民币政策以及金融市场开放创新举措;第二章详细介绍了2021年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情况;第三章具体分析了商业银行在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中所面临的挑战;第四章重点阐述了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新机遇;第五章深入研究了商业银行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策略和工作重点;第六章结合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1►
人民币国际化政策进展
2021年以来,人民银行等监管部门继续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制定了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支持稳外贸稳外资的政策,印发了关于调整企业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支持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发展、规范境内银行开展境外贷款业务、优化银行间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对外开放服务等方面的通知及规定;上海自贸区、粤港澳大湾区、北京自贸区及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区、海南自贸港等各地自贸区(港)也纷纷依据跨境人民币最新政策开展业务试点,并落地实施了进一步提升人民币跨境使用便利度和灵活性的创新举措。跨境人民币相关政策实践的进一步优化完善,将持续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再上新台阶。
同时,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根据最新政策对《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展业规范》进行了更新和调整,在直接投资相关账户管理、境外放款的额度及申报等管理、个人跨境收入流向监控、购售业务的交易背景要求等方面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修订后的展业规范操作性更强、也更贴合最新政策和市场走向,有助于进一步规范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市场环境。
2►
2021年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情况
从货币的收支、储备、外汇交易等各个角度来衡量,人民币全球地位稳步提升。根据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人民币是中国跨境收支第二大常用货币、全球外汇储备第五大常用货币、全球外汇交易第八大常用货币。截至2021年末,人民银行在中国大陆以外的2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7家人民币清算行,覆盖港澳台地区、东南亚、欧洲、南北美洲、大洋洲、中东和非洲。从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额来看,人民币国际化取得积极进展。根据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36.6万亿元,同比增长29.0%,较上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增长近三成。人民币跨境收付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金额的比重为48.4%,创历史新高,较上年增长约1个百分点。从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情况来看,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得到持续深化。根据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债券4.09万亿元,全年增加7553.76亿元,同比增长22.65%,为非居民持有的第一大种类资产。这是自2014年以来,境外投资者连续第八年增持境内债券。据Wind联合资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境内债券市场共有24家主体累计发行熊猫债券72期,发行规模合计1064.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7.44%、81.5%,发行期数创历史新高。从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来看,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已成为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主渠道。截至2021年末,CIPS系统实际业务覆盖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多家法人银行机构。2021年,共运行250个工作日,累计处理支付业务334.2万笔,同比增长51.6%;涉及金额79.6万亿元,同比增长75.8%。
3►
商业银行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面临的挑战
2021年,人民币国际化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仍面临多重挑战。从外部来看,新冠肺炎疫情未见终局,仍在世界范围内肆虐,严重冲击了全球生产和供应链网络体系,加之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对国际货币秩序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西方各国政府为刺激经济复苏,纷纷推出货币量化宽松策略,实施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政策,加剧了全球负利率的格局,给国际金融市场平稳发展带来了较大不确定性。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对人民币在全球的流通使用产生了多重影响。从内部来看,人民币的推广使用要依托于国内经济的稳定增长和金融机构人才、资源等的持续投入,人民币国际化相关业务的发展仍需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持续推动。未来人民币该如何保持劲头并迈向更高的国际化水平是各市场主体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
4►
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新机遇
人民币国际化在面临多重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形成容量巨大、需求升级的国内大市场,拓宽和巩固了人民币贸易收付主干道,同时通过加强金融体系建设、提高金融风险管控能力夯实国内经济基础,推动高质量对外开放,进一步提升了人民币在全球金融市场的接受度。“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效增强了人民币国际化市场驱动力。
截至2022年1月末,我国已与147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能够有效带动离岸人民币市场纵向发展,促进离岸人民币服务网络和体系日趋完善。同时,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也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提供外部动力和新的机遇。此外,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进程加速,境外市场主体对人民币国际地位的预期持续提升,参与人民币金融市场的意愿不断增强,未来人民币资产在境外金融机构可投资资产中的配置比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5►
商业银行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的策略
当前,人民币在国际支付、融资、储备中的使用虽有所提升,但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人民银行持续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不断优化人民币跨境使用政策支持体系。商业银行作为人民币国际化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要紧抓发展机遇,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稳步前行。
《报告》建议商业银行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开展工作:一要深挖全球性重点企业跨境人民币业务需求,定制综合性人民币金融服务方案,提高其跨境人民币使用积极性;二要按照需求驱动、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的基本原则,重点加强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地区及RCEP区域的跨境使用;三要服务“走出去”企业在大宗商品、对外承包工程等重点领域,构建跨境人民币使用生态;四要把握好政策红利,加强产品创新,提升跨境人民币在新业态场景中的使用,赋能贸易新业态发展;五要利用自贸区资源、发挥自贸区特色,探索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6►
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为了进一步加快和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不断提升各类市场主体对人民币的接受度,《报告》特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了关于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是建议政府部门及监管机构进一步加强内外部沟通合作,扩大双边货币互换规模,争取同更多国家货币当局建立相关机制,探索建立立体化跨境人民币洗钱风险预警及监测体系等;二是建议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创新产品及服务,推进统一本外币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政策标准,规范《跨境人民币结算优质企业名单》发布频率,以及推动建设本外币合一的账户管理体系等;三是建议继续打造全球人民币清算体系,进一步扩大CIPS参与者范围,不断完善CIPS功能,并加速探索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建议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扩大金融市场开放,探索扩展现有跨境投资的产品类型,适当扩大跨境投资中国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范围,进一步完善“跨境理财通”政策,推动建设跨境大宗商品交易所等;五是建议更为积极地培育离岸人民币市场,进一步优化离岸人民币清算体系,不断丰富离岸市场人民币金融产品种类,鼓励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设立分支机构,允许中资离岸银行经营OSA离岸人民币业务等。
来源:中国银行业协会
END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点击↓
-金融科技行业周报-
金融科技行业周报 | 要闻速览(10.10-10.16)2023年北京全市重点工程启动征集:覆盖元宇宙、区块链、数字经济等项目
金融科技行业周报 | 要闻速览(09.26-10.02)发改委:支持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入民生设施
金融科技行业周报 | 要闻速览(09.19-09.25)工信部:加快突破智能语音关键核心技术,做大做强中国声谷
金融科技行业周报 | 要闻速览(09.12-09.18)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开展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建设
金融科技行业周报 | 要闻速览(09.05-09.11)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评估认定19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
行业资讯 | 中国光大银行副行长齐晔:打造新时代数字化场景金融
行业资讯 | 大集合|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经典语录
行业资讯 | 北京科技创新这十年丨先行先试中关村示范区十年建设硕果累累 建设全国首个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和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
行业资讯 | 工商银行推出VR元宇宙营业厅
行业资讯 | 尹振涛 陈冠华 | 金融科技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的机理与建议
-专家观点回顾-
专家观点|胡滨:金融科技的发展与监管
专家观点|渤海银行赵志宏:数字经济下的金融风险防范与应对
专家观点|度小满许冬亮:提升科技伦理治理能力需要“五大举措”并举
专家观点|周道许:强化金融数据安全治理 夯实金融行业发展基础
专家观点|韩开创: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信息安全是发展金融科技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