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 唐家才:深化数字化转型,谱写数字金融与科技金融新篇章

 

观点

 

2023年12月21日,中国平安银行行长助理兼首席信息执行官唐家才出席第11届数字金融大会担任“银行科技:推动数字金融和科创金融融合发展”专场主席并发表题为“深化数字化转型,谱写数字金融与科技金融新篇章”的演讲。他指出,平安银行不断深化数字化转型,全方位助力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科技赋能金融创新,助力平安银行数字化转型。平安银行以为客户、银行和社会持续创造价值为牵引,通过“三数”工程重塑业务,即数字化经营赋能业务聪明经营,数字化运营聚焦运营降本增效,数字化管理加强风险全链路管控,提升核心竞争力,指明业务数字化转型方向。并紧跟大模型技术趋势,增添数字化转型新动能。另一方面,平安银行全方位升级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助力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如全面升级敢贷、愿贷、会贷机制建设等。具体实践一是基于供应链金融“1+N”经验,迭代"平安好链"平台,创新供应链金融,解决制造业企业融资难题;二是深化数字金融,依托“星云开放联盟”的开放能力,以开放银行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三是强化投贷联动,创设“平安筑创”品牌,以专业服务陪伴专精特新企业成长。

 

 

中国平安银行行长助理兼首席信息执行官 唐家才

 

*发言内容 (以下内容根据现场速记整理)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以及各位朋友,下午好!在此,我非常荣幸地应主办方之邀,与大家共同探讨银行科技在推动数字金融与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方面的关键作用。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10月底召开,为全体金融从业人员指明了五大方向: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及数字金融。如何圆满落实这五篇重要文章,成为当下金融工作者亟待深思的关键议题。

 

科技创新正推动社会各领域发生深刻变革,金融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血脉,在促进科技创新和培育新兴产业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金融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因此,数字金融与科技金融的融合发展既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必然需求,也是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科技强国的战略选择。

 

今天上午,在数字金融新趋势、新展望的研讨中,诸多启示纷至沓来。下午时段,不仅银行业界与数字金融领域的专家分享了他们在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探讨与实践,更有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公司展示了一系列创新技术成果。

 

在此次分享中,我将探讨平安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金融及科技金融发展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此分享旨在激发思考,为本次活动的后续环节奠定基础。我的分享将从两个维度展开:第一个维度是平安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所付出的努力,重点关注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助力业务发展,这是一个技术层面的视角;第二个维度是平安银行在科技金融和数字金融领域,业务方面的创新举措,这是一个业务视角。

 

自2017年起,平安银行全面推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秉持三大核心理念:其一,新价值,强调数字化转型应以应用价值为导向,围绕客户价值、商业价值、社会及品牌价值展开;其二,新动能,即“三数”工程,包括数字化经营、数字化运营、数字化管理,以深入推动经营、运营及风险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其三,新要素,引入新技术、新型模型资产、数据资产及科技资产,以支持数字化转型的顺利实施。以上即为我们自2017年以来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始终坚持的方法论。

 

经过不懈努力,我们在数字化经营、数字化运营、数字化管理等方面均已取得显著成效。

 

在数字化经营方面,我们已经实现数据驱动的全经营环节闭环。从客户触达、需求理解,到产品推动,以及线上线下和多渠道运营,均形成了高效协同,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数字化运营层面,我们通过提升数字化能力,降低了运营成本,实现了业务和客户增长超过50%,而运营人员数量下降3%,以更高效的方式完成更多任务,其中包括利用机器人替代部分人工。此外,在运营风险控制方面,我们的反诈中心在公安部排名首位,取得了优异业绩,成为同行业交流学习的榜样。

 

在数字化管理层面,我们重视风险管理,致力于实现全链路风险管控。这是通过持续数据治理,不断完善数据模型和风险标签等手段实现的。正因为有了这套风险全链路管控体系,我们才敢于涉足高风险客群业务。这套体系为我们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今年,数字化转型领域的热点聚焦于大模型。随着GPT大模型的发布,人工智能时代已悄然来临。我们也在积极探索该领域,以期为业务人员、开发工程师等各类角色带来便利。

 

大模型在不同层面均具有一定的价值。例如,它有助于业务人员更轻松地撰写文案和制作PPT;在L1层,对原有知识库的加工处理变得更为简便,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工作量;对于开发工程师而言,诸如生成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等繁琐任务,可通过将报告格式化后,由大模型直接填充,从而节省大量精力。此外,应用开发算法工程师在不同的模型场景中也能受益于大模型。

 

以 ChatBI为例,过去业务人员需要向“表哥表姐”提出报表需求,但往往得到的报表并非是他们所期望的,因此需要反复修改,效率低下。现在,我们尝试让业务人员直接陈述需求,如周期对比图等,后端解析后,ChatBI 可自动生成相应报表。这一过程不仅考验了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精确描述了原有指标体系,以更好地匹配业务需求。随着“表哥表姐”的不断丰富和精准化,指标也将更加精确。未来,BI系统将更加智能化,以应对更大场景的需求。这正是我们在努力推进的方向。

 

先前阐述了平安银行依托“三数”工程作为指导原则,推动整体数字化转型的策略。转型的核心在于推动业务发展,旨在为各类科技企业、数字经济领域以及场景金融新业态提供有力支持,充分发挥我行数字化优势,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在金融服务过程中,我们需要妥善解决敢于贷款、愿意贷款以及善于贷款的问题,这是金融服务领域必须面对并解决的关键痛点。

 

此外,平安集团拥有银行、保险、投资等多张牌照,具备全面的金融服务能力。我们期望通过整合集团资源,实现投贷联动,为科创企业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在其他金融机构缺乏足够资源禀赋难以开展的业务领域,平安银行可以充分发挥集团综合金融优势,助力科创企业成长。以下是几个典型实例:

 

首先是面向制造类企业的问题。尤其是中小型制造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融资困难且成本高昂。由于这类企业往往难以提供抵押物,且生产线投资金额较小,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建立一套物联网平台——星云物联网。通过该平台,组建星云开放联盟,实现企业数据化,将生产过程数字化。借助这些数据,进行信用授信,从而有效解决融资难题。同时,我们还创新产品,基于供应链金融“1+N”经验,即一个核心企业围绕上下游有N个中小企业,为这种“1+N”模式提供“平安好链”平台。仅需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可接入一家核心企业并开展业务。这种模式快速对接企业,背后依靠的是数据化能力,通过数据化能力实现综合授信。

 

第二个典型场景是数字平台,如某多多、某音等。这些平台解决的不仅是融资问题,通常还需处理支付结算,并提供融资、保险等金融服务。如何将这些金融服务更好地嵌入平台本身业务?关键是提升开放能力,与平台业务场景融合。例如,我们在广东的一家货运平台客户,已将平安银行的支付结算、融资及保险嵌入客户货运平台的流程,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第三个案例是加强专精特新企业的投贷联动。一些创新型企业,尤其是软件性质的企业,几乎没有资产可做抵押和授信,只能依靠创新理念和团队进行判断。按照银行授信逻辑,这类企业很难获得金融服务。因此,必须联合PE、VC等投资机构,共同对这些企业进行画像,如建立科创企业专属评分体系。该体系包括哪些因素,开发哪些专属金融产品,以及如何与投资端联合打造。这类企业经营方向常发生变化,需关注持续经营状态,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这是我们在科创企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总之,平安银行一方面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自身能力,提高客户服务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化转型改变业务形态和客户服务模式,更好地支持科技金融和数字金融。感谢大家的聆听。

 

 

首页    会议活动    专家观点 | 唐家才:深化数字化转型,谱写数字金融与科技金融新篇章